上海熱門樓盤認購現場驚現“一日夫妻”!“5月15日在項目認購入場通道口有一對‘夫妻’,男的66歲,女的30來歲,被當場發現是假的。”
據現場“黃牛”介紹,當時這兩位帶著資料的“夫妻”準備入場,被安保人員一問,發現丈夫不知道妻子的名字,還得臨時翻看身份證。這只是上海打新倒掛盤群體的冰山一角。
近期,上海樓市打新熱度持續高漲。5月16日中午,徐匯區云錦東方項目認購現場人頭攢動,入場通道上,購房者們頂著烈日排隊等候,一位安保人員提著擴音器向人群喊話,提醒即將關閉通道,正式結束認購活動。“倒計時2分鐘,線上預約成功的,抓緊時間掃碼進場!”
云錦東方是上海有名的豪宅樓盤,此前曾被曝出多位一線明星藝人、直播一哥置業入住。同時,云錦東方也是二手房倒掛現象最為嚴重的樓盤之一,正在開盤的房源均價16.5萬元/平方米,實際二手房成交均價高達25萬元/平方米,一批資金雄厚的選手直呼:“總價倒掛2000萬元,搖中就賺到。”
就在云錦東方項目結束認購的前兩天,有購房者爆料稱,場外充斥著各類“黃牛”,包括提供“假結婚”、代持買房和過橋資金服務的人員,“有的‘一日夫妻’,昨天剛離婚成功,今天就結婚來買房了,當場連老公老婆的名字都叫不出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針對此類購房行為,警方已介入調查。
而在此之前,記者也已多次調查上海熱門樓盤的買房套路。“招滬籍單身,酬金20萬”,上海“10萬+”紅盤的工地外,有人做起了另一門生意。
購房現場充斥大量“黃牛”
吳成松是云錦東方認購現場眾多的“黃牛”之一,5月16日一大早,他就來到徐匯區龍愛路芒果廣場。這是該項目認購的最后一個上午,他作為“資方”,希望盡可能多地找到精準客戶。
在云錦東方認購的幾天時間里,吳成松每天來現場加四五個客戶的微信,介紹買房后如何做婚姻變更,如何代持買房,如何通過關系內定房源。客戶中有的是未婚海歸,他們手里有預算,但是購房積分低,很難在打新中買到優質樓盤。
“倒掛樓盤一開啟認購,起碼有幾十個代搖的號,為了賣出賺差價,現場幾乎全是高積分的人,”吳成松稱,“資方”負責協助客戶,去上海崇明區尋找社保年限長、購房積分高的“土著”,參與搖號,操作實現后,再將產證的名字除掉,“說白了大家都是為了賺錢。”
吳成松稱,按照市場行情,一次性給參與“結婚”的人支付五六十萬元,有效期兩年。不過,有的人可能會臨時向客戶加價。“我們在云錦東方三期收了2個客戶的意向金,中介費是每平方米加3萬元。”
接近中午,云錦東方認購現場外,陽光正烈,購房者冒著高溫在排隊入場。場外的一處亭子里,記者見到一戶購房家庭高興地分享起順利認購的經驗:“不停地點擊預約系統,一天不停地刷新頁面,點擊100多次肯定能預約到!”
另外一位參與認購的人士直言,有幸搖號中簽的話就會轉手賣掉。
一位在現場推介假結婚業務的豪宅中介人員稱,有位女士來幫親戚找個購房積分高的單身女性合作買房,有的公司已經準備了六七個名額來搖號。
有樓盤凍結資金超63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調查發現,在參與云錦東方認購的黃牛中,多數是房產中介人員,有的不乏來自品牌門店。
由于收到普通購房者的投訴,警方多次組織警力趕到現場維持秩序,介入調查。
除此之外,云錦東方的開發商也對認購條件提出了比市場上大部分樓盤更為嚴苛的要求。
首先,首套房客戶的凍結資金是900萬元,二套房為2900萬元,存款證明必須指定在4家重點銀行,并要求在徐匯區域的網點開具。存款金類型僅限于現金活期存款,而且5月11日之前開具的無效。
同時,購房者需要提供未成年小孩名下的產調證明,提供近12個月內的銀行流水證明。境外人士需有翻譯資質的翻譯機構翻譯文件,并提供該翻譯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并加蓋公章。
根據云錦東方的銷售公告,項目由東方航空(600115)集團旗下的上海東航置業有限公司投資開發。業內人士認為,開發商試圖通過此類辦法,防止黃牛利用馬甲代持、婚更,維護有著真實需求的購房者的利益。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全球合伙人郭韌表示,上述黃牛推介的業務即“借名買房”,是指實際出資人(借名人)借用他人名義購買房屋,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并約定由實際出資人享有房屋權益。但是,這種買房方式蘊藏著風險,并且產生了許多糾紛。
如果“借名買房”已經發生,且不違反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比如辦理貸款困難,郭韌建議,雙方簽訂書面協議,以“白紙黑字”形式固定借名買房行為,這樣可以明確出資人與登記人之間究竟是借款關系,還是“借名買房”。
與此同時,實際出資人一定要留存出資的相關證據,如銀行轉賬記錄、收據收條等,以防在沒有書面協議或房屋登記人對“借名買房”不予認可時,出資人可以此為依據向登記人主張債權、減少損失。
銷售公告顯示,此次云錦東方項目推出三期洋房和聯排別墅房源共105套,面積在176~467平方米不等。
截至記者發稿,該項目累計認購逾700組,認購率超過667%,凍結資金規模至少在63億元以上。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