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走訪樓市的過程中,乍暖還寒的“分化”是記者感受最為深刻的詞語。這種分化,體現在各個樓盤項目之間,各座城市之間,以及二手房市場和新房市場之間。
即便是這樣一個冷熱不均的“小陽春”,在當下也值得我們珍惜,它提醒了我們兩個常識。熱度的提升,提醒我們大眾對住房的剛性需求永遠不會消失;率先企穩的“二手房”則提醒了我們第二個常識,只要能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房子就能賣得動。
“房地產是一個不動產,上海的房子、廣州的房子不可能搬到北京來滿足北京人的住房需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的表態,其實樸素地點出了當下市場分化的根本原因——滿足人們住房需求的好房子,依然會受到歡迎,不能滿足需求的就會被人們摒棄。
這其實是一個樸素的常識,但是已經被埋沒了太久。在過往炒房盛行的觀念下,北京人為什么不能買上海的房子?為什么不能買廣州的房子?在炒房心態下,什么樣的房子都能買,只要價格可以成倍地炒起來,何樂而不為呢?
唯有在“房住不炒”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之后,倪虹所說的常識才能重新成為常識。如今,“抓緊上車”的理念被拋棄,記者在售樓部,聽到看房客關注的核心問題是舒適度、交通便利度、配套完善度、性價比,虛幻的“XX概念”被他們拋諸腦后——住房居住屬性的需求重新占據了購房決策的核心。
進入發展“新模式”的房地產市場,至少有相當部分的內涵其實是要回歸“舊常識”。要構建新的發展模式,常識不能忘,那就是為老百姓(603883)建設“好房子”。
當下二手房市場何以率先展現出企穩跡象?雖然二手房可能在房齡、設計理念、新技術運用上較為老舊,在硬件上夠不上“好房子”的特點。但是,所見即所得、較大的議價空間等軟件層面的突出優點,或許恰恰是在新發展模式下“好房子”所必須滿足的。
所見即所得,意味著如延期交付、房屋質量不達標、合同承諾不兌現等以往新房購買中常見的頑疾得到了規避。議價權,則意味著房地產的買賣交易更加市場化,在如今的供需情況下,雙方有得談、可以談。前者讓購房者買得安心,后者讓購房者買得合理。
硬件的升級進化,有賴于技術的進步和企業的投入,軟件的提升則需要基礎性制度的完善。
目前,落實“所見即所得”的現房銷售制度改革已經在路上。在房地產行業發展步入成熟期,全面推廣現房銷售制度將有助市場各方的風險與收益匹配度。即便對于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房企而言,現房銷售其實也為精心打磨高產品力、強品牌力的扎實房企,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遇,促進行業更高質量發展。
來源:證券時報,